罗开元
目前在中国境内拥有年产260万吨氧化铝及12.5万吨电解铝企业,资产总额138亿元,员工总数2400余人。
当天,这些企业单位的负责人当场做了表态承诺,现场递交了整改承诺书。他指出,针对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草案加大对污染海洋环境行为的处罚力度。
草案共九条,对新的环境保护法增设的制度,在海洋环境保护法中予以衔接。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当天傍晚和次日凌晨,郑州的天空云蒸霞蔚、如诗如画这有利于不同经济体在平等环境下展开竞争。自1979年以来实施的征收排污费制度,虽然收费标准逐渐抬高,征收也越发严格,但弹性过大,随意性过强。
这些难题,有的需要立法解决,有的需要在落实过程中寻找答案。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对草案的说明中表示,本次立法是按照税负平移原则,将现行排污费制度向环保税制度转移。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志勇建议,立法过程中需要权衡,对于一些百姓必需品可实行免税,同时采取其他政策工具,尽可能实现由生产者对环境成本买单,而非消费者。
当然,环境保护的问题并不是开征一个税就可以解决,我国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车船税等税种设计中,都有促进环境治理保护的考量,要互相配合调节。包括依法设立的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向环境排放的应税污染物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部分。但房地产税法比环保税法复杂,因为环保税更多的涉及企业,不涉及自然人,阻力也小一些,房地产税则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大家都会十分关注。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对该草案的说明中称。
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已将房地产税法列入第一类立法项目,待草案比较成熟,适时提请审议。华东一家大中型钢铁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环保税的税额标准与现行排污费的标准基本一致,企业负担变化不大。
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熊伟说,环保税法历经专业行政机关起草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最高立法机关审议,这是切合中国国情的税收立法体例。这也延续了原排污费的政策。环境保护税法草案29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环境保护由各地方负总责,环保税开征后,收入也全部归地方所有。
二是污染物容易计量的行业,像造纸、化工行业,今后的压力会比较大。目前,全世界实际上对碳排放征税的国家也不多,这一选择是符合我国现实的。骆建华表示,百姓日常生活中排放的汽车尾气、餐厨油烟等,现在都免税。应当将其与其他环保手段紧密结合,将环保税法与税收征管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相协调配合,协同共进,水才会更碧绿,天才会更湛蓝。
原来一些地方为了招商给企业承诺免排污费,今后类似情况可能会大大减少,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一些业内人士也提出,环保税是个技术税,排污费以前是环保部门征收,改为税务部门征收环保税,需要两个部门协作,对征管分工机制明确规定。
专家认为,制定环保税法、推进环保费改税,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现行排污费制度存在的执法刚性不足、行政干预较多等问题,环保税将成为治污减排、环境治理上的一大利器。环保税主要面向工业企业,对百姓生活影响不大。
(记者何雨欣、何欣荣、申铖、荣启涵)。此外,由于各地差距较大,草案中对适用税额也没有搞一刀切,赋予地方在规定基础上调整的权力。但消费者也会主动选择,转向购买相对清洁、价格较低的产品。两个部门如何配合征收是落实这部法律的关键。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说,税收法定原则的体现不仅在形式上,也在内容上,包括在立法过程中更好地尊重民意、民情,法律本身也是纳税人认可的。热点一:费改税法律依据何在?环保税法草案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修改后的立法法对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提出明确要求和做出明确规定后,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第一部税收法律草案。
我国自1979年即确立排污费制度,2003年至2015年,全国累计征收排污费2115.99亿元,缴纳排污费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累计500多万户。热点三:会否影响百姓生活?税制的调整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熊伟认为,如果企业成本增加,转嫁给下游是有可能的。一些专家还介绍,一些比较稳定的小税种也有望尽快立法,比如烟叶税、车船税等。
热点四:税收收入将归谁所有?多排放多纳税,少排放少纳税,这是征收环保税的主旨。本次立法是按照税负平移的原则,将现行排污费制度向环保税制度转移。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制定环保税法、推进环保费改税,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现行排污费制度存在的执法刚性不足、行政干预较多、强制性和规范性较为缺乏等问题,有利于促进形成治污减排的内在约束机制包括环保税、营改增和一系列旨在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新举措在内,有增有减之间,涉及的具体内容比较繁杂,在推进程度上也并不完全同步,但本质上,都是在对市场关系的深度调整。传统有苛捐杂税的说法,说的都是巧立名目之举。社会不乏一种误解,哪里有问题,哪里靠税收。
这就是说,评价任何一项税收政策,需要放在结构性税改的整体背景下衡量,不是简单评估税负对谁重了,对谁又轻了。今天我们所面对的市场正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且在更好地发挥作用。
根据草案,中国拟征收环境保护税,并把现行排污费收费标准作为环境保护税的税额下限。市场不会自动予以纠偏,这个时候只能借助外部力量,让市场的反应变得更灵敏,能够让更多的社会成本纳入进来,形成价格机制,最终让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
传统市场被认为是一只无形的手,是一套客观存在的供给、消费系统。随着社会发展,人类经济生活形态高度复杂化,传统市场自身的供需系统往往会出现不适应。
1979年确立的环保排污费即将由环保税取而代之,这场费改税的行动,也是当前结构性税收改革调整的一部分,并共同推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今年营改增方案出台,市场流通环节的成本将大幅缩减,也是削减企业成本的举措。同时,企业在节能、环保的措施上,大量享受国家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创新驱动发展之中,大量传统市场根本无视的绿色、环保、污染、能耗等等,正在被计入要素、成本考虑,获得估价。
长期以来,市场的自发生长有效地实现了很多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是不容否定的,但是,市场并非万能,必要的调整是不可或缺的。行政收费并不足以形成高度关联、彼此呼应的经济手段,但费改税可以彻底改变这个局面,税收杠杆带动起来的是一系列价格机制的变化,国家税收结构从整体上影响的是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
酝酿已久的环保税终于进入立法审议阶段,引人关注。这个时候,经过结构调整的税收改革,其实就是在方方面面重新梳理市场价格对成本的反应。
高污染高能耗在一定阶段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表现,但长期不予改变,就成了恶性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草案)》29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